乾隆锺情南方园林,也醉心西洋文化。在圆明园长春园里的西洋楼,又称为东方的凡尔赛宫,是中国皇家宫苑中第一次大规模仿建的西洋建筑和园林。不过乾隆对西洋品味有独特的见解,海晏堂设计师郎世宁最初设计稿是西洋流行的裸女喷泉,但乾隆皇帝将它改为十二生肖,成为举世闻名的十二兽首水力钟。

    乾隆对喷水丶西洋钟偏爱,同时对西洋版画也诸多推崇,为十八世纪中西艺术文化交流留下最美的见证。本展区将结合当代艺术科技重新诠释十二兽首,一窥十八世纪的皇家时尚!

欧洲自十五世纪发明铜版画後,历经多次技术的改良与演进,除了应用於印刷术外,当时许多知名艺术家亦开始进行铜版画的创作,如德国艺术家杜勒(Albrecht Durer)。 十八世纪铜版画技术随着传教士引进清宫,义大利传教士马国贤(Matteo Ripa, 1682-1745)於康熙五十二年首次成功制作了《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铜版画》,到了乾隆朝时期开始大量制作。请义大利画家郎世宁丶宫廷画师王致诚丶安德义等人绘制铜版画草图後,再将草稿送到法国进行镌刻。

透过英皇乔治三世进贡乾隆的西洋钟表与精美的珐琅器物,以及乾隆回赠乔治三世的玉如意,认识十八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以及双方在艺术形式的互相影响与揉合。
本展区将展出珍贵文物及英国皇家博物馆研究的成果,呈现东西两个世界在当时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