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數位圓明園 頑石創意推數位策展 11-13-2011
記者吳靖雯/專題報導

「第六屆北京文博會」本週登場,其中最大亮點莫過於博物館長廊展區亮相的「數位圓明園」:由台灣頑石創意公司巧手利用數位互動 科技,再現盛清時期皇家園林的風華;這同時也是台灣業者協助大陸 博物館擘畫遺址園區、重塑品牌形象的首例。 清乾隆曾令宮廷畫師繪成《圓明園四十景圖》,儘管畫作後來在英法聯軍入侵時遭掠奪,連圓明園亦無法倖免於難,但如今頑石創意則 據原作進行數位重建,不僅展現動態式風景,還設計了觀眾能夠與畫 中人互動的環節,將傳統看展覽的被動經驗化為主動體驗。

互動投影展
今年9月台灣文博會會場有一座以「桃花源」為名的科技文化館, 結合數位科技與表演藝術的效果頗令人驚豔,其實就是出自頑石創意的手筆;如今數位圓明園計畫亦據當時經驗來研發:頑石創意從圓明園著名的40景中率先選出「武陵春色」及「曲院風荷」兩處作為首波主打,當觀眾走過巨型投影幕前,畫面上就會出現飛花、晝夜輪替,甚至是「千江有水千江月」的詩般意境;地板投影也讓水上漫步成為現實,現場更有天幕舞林團隊的舞者根據《愛蓮說》文本翩翩起舞,讓整個展場更有節奏氛圍。 「我們打算以中國題材打中國通路。」頑石創意總經理林芳吟表示 ,「圓明園」對大陸民眾而言是個極具指標性的議題,同時又可以國際化,未來預計耗費三年時間完成40景的數位重建,重現方式包括巨 型投影、電視、LED燈、公共藝術裝置或結合遊戲、表演等;不僅將於原遺址定期展演,若到各地巡迴還可因應不同空間環境加以組合搭配。 「文創產業中展覽是很重要的一塊,特別是如何變成可移動式、再創造新的族群。」林芳吟強調。

小孩亦能遊園
除了景點重現,頑石創意還打造了名為《我愛圓明園》的動畫影集 ,裡頭的三個角色作為圓明園品牌代言人:幼年乾隆、幼年乾隆妃及一隻「歷史觀察犬」,藉由打造兒童版圓明園來拉近小孩與歷史文化的距離。「我們跟北京清華大學合作,根據圓明園典故去開發教師手冊、導覽手冊、活動課程等,讓大陸學子可以透過這些教育套裝行程到圓明園進行校外教學。」林芳吟認為,透過虛擬角色來「歷史新說」也算是一種數位文創概念,但另外須注意語言轉譯的問題:「台灣美感經驗優勢要落實到對方消費市場時,應該要懂得採取他們習慣的說話方式,這是台灣文創業者西進發展時容易忽略的一塊。」 頑石創意將卡漫與兒童教育相結合,並發展出《我愛圓明園》授權文創商品,整合台灣早期移到大陸的傳統廠商資源轉型,帶動新的可能。目前除了率先在「三元交界」展館推出動畫放映及周邊商品展示外,頑石創意接下來還將參與「西洋樓」重建規畫案。

園區經濟概念
雙方合作洽談花了近三年時間,為何當初頑石創意會相中該文化遺址? 林芳吟指出,文創產業必須創造「唯一性」而非「爭第一」,而圓明園在全球文化史背景中就符合這樣的要件,值得好好加以深究、研發。儘管圓明園是中國近代史上不可磨滅的一筆,但頑石創意並未從傳統悲情記憶去詮釋,而選擇以新媒體科技重現清朝盛世時的「萬園之園」,讓民眾不只是去看斷垣殘壁,而可以體驗改頭換面後的創意 園區,激盪出創意火花。「大陸有太多遺址公園,被倚重的台灣團隊 要發揮靈感重新演繹歷史,創造新的體驗感動。」圓明園在數位時代 如何產生新的面貌?

林芳吟眼中的文創產業核心精神莫過於此
從事數位策展領域已經11年的頑石創意,多年來在台灣協助故宮推 動數位典藏,這次在大陸的圓明園計畫也希望能提供台灣博物館界新 思維:「台灣做了很多數位典藏,但現在還是各自努力的狀態。怎麼整合資源、併成一個數位策展的概念走出去,需要一個機制支持再運 用;也希望台灣相關單位可以加速博物館授權、數位典藏資源轉換成數位策展等方面的立法。」林芳吟語重心長地表示。

 ▸05/27 頑石創意開拓圓明...
 ▸05/25 頑石玩創意 坤輿全...
 ▸05/23 雍正也玩Cosplay?!...
 ▸05/16 廣發英雄帖~「十...
 ▸05/09 做卡片表孝心 免...
 ▸04/26 兩岸文創推介會...
 ▸04/25 兩岸文創強強聯手...
 ▸04/08 頑石互動裝置 英博...
 ▸12/22 林芳吟:數位文創融...
 ▸12/22 北京文博 數位圓明...
 ▸11/13 打造數位圓明園 頑...